图源:苏商集团官网 严介和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最新的2024胡润百富榜上,严昊以1450亿元的财富排在第11位,严昕则以500亿元财富排名第76位。
楚小强|文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我们要立足长远,懂得把未来真正的慷慨给予现在,要向钱看,更要向前看。”
说到“向钱看”,作为太平洋建设、苏商集团创始人,数次登上胡润百富榜的严介和无疑是有钱的。自他“事了拂衣去”后,掌舵太平洋建设的儿子严昊,便取代他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常客”,实控苏商集团的女儿严昕也常年“榜上有名”。
最新的2024胡润百富榜上,严昊以1450亿元财富排在第11位,严昕则以500亿元财富排名第76位。
2025年1月7日举行的太平洋建设30华诞献礼年会上,严介和发表前述慷慨激昂的讲话,同时公司以“实实在在的奖金”和“沉甸甸的黄金”,向员工兑现激励机制,称“让一批太平洋建设的能人、精英,率先享受共同富裕的红利。”
然而,一边“出手豪阔”,另一边却是执行案件及诉讼缠身,屡屡遭到法院强制执行。
2025开年首月,太平洋建设因在多起执行案件中未按期履行相应给付义务,被法院数次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少则数万元,多则数百万元,目前累计被执行金额超1600万元。
同被列为“被执行人”的还有家族另一主体公司苏商集团,其亦在1月份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总金额超560万元。
要知道,太平洋建设、苏商集团同为“世界500强企业”,后者年营业额甚至达到数千亿元,如今缘何因区区“小钱”而被频频执行?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山海新财经通过官网联系方式向太平洋建设致函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01
被执行成“家常便饭”
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一则立案时间为2025年1月13日的被执行人信息显示,太平洋建设被云梦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金额约7.27万元。
3天前的1月10日,来自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的一则信息显示,太平洋建设也被该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约46万元。
无独有偶,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和绥阳县人民法院也先后将太平洋建设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分别约为226万元、554万元,立案时间分别是2025年1月2日和1月7日。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太平洋建设可谓执行案件缠身。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目前存在被执行人信息多达10条,被执行总金额超1600万元;历史被执行人信息55条,被执行总金额超7200万元。
无论是现阶段的被执行还是历史被执行,立案时间都集中在2024年,最早的为2024年3月。此外,太平洋建设2024年还曾短暂被限制高消费和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名下多家子公司当中。
从企查查得知,太平洋建设对外投资187家企业,144家处于存续在业状态。实际控制企业多达840家,商业版图异常庞大。
针对执行案件为何在2024年以来“集中爆发”?山海新财经致函太平洋建设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企业被列为被执行人后,其失信信息会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商业信誉。
“如果频繁被执行,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用评级,产生信用风险。这种信用风险的累积会对企业融资能力造成重大打击,金融机构可能因风险评估结果不佳而拒绝提供贷款。同时,供应商和客户也可能减少与其合作,进一步加剧企业的困境。”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昕栋律师向山海新财经表示。
02
诉讼纠纷缠身
房地产业目前深陷调整,建筑行业也受波及进入寒冬。2024年上半年,建筑业整体营收降至42197亿元,同比下滑3.1%;归母净利润下滑9.7%至978亿元。这一业绩表现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企业营收普遍承压。
另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4年7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0.1%,环比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且自2024年1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低于临界点,建筑业市场需求持续萎靡。同月,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0.2%,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企业用工景气水平继续走低。
太平洋建设虽为“世界500强”,且蝉联全球建筑业私企之首,由于其未上市,故业绩情况外界无从知晓。不过,从其2024年以来屡屡被法院执行的情况来看,即便身为行业巨头,日子也不好过。
“企业被列为被执行人,通常源于合同纠纷、债务违约、劳动争议或行政处罚等具体情境。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通过签订合同、获取贷款、开展投资等方式进行商业活动。然而,由于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履约能力下降,从而陷入纠纷之中。”吴昕栋律师表示。
从企查查得知,太平洋建设近年来可谓诉讼缠身,涉及案件裁判文书多达1636份,其中身为被告的有1137份,占比近70%。
从2024年12月以来发布的几份判决书来看,太平洋建设涉及的案件类型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等。被法院频频执行的背后,大概率与这些合同纠纷案件败诉后未按期履行相关法律义务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严介和家族“商业帝国”主体企业之一,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商集团”)也于日前沦为“被执行人”。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的信息,苏商集团存在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分别为428.5万元、138.31万元,立案时间分别为2025年1月9日和1月3日。此外,该公司亦有51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历史被执行总金额超4500万元。
“长期被列为被执行人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现代商业社会中,信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一旦声誉崩塌,企业将难以重新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即使企业能够在财务上实现恢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的修复也将耗费巨大成本。”吴昕栋表示。
苏商集团是严介和继太平洋建设后,在上海创办的又一大型基建集团公司,这两者与后来成立的华佗论箭文化产业,一并被称为“苏太华系”。早在2005年,严介和凭此“商业帝国”成为排在国美电器黄光裕之后的中国第二富。时至今日,严介和家族成员常年霸榜胡润百富榜。
从官网得知,苏商集团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管理为核心产业,主营业务包括高速公路、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港口、码头及大型市政、水利工程等。2024年,苏商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40位。
作为创始人,严介和早在2011年就当众宣布功成隐退,由其子严昊接任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苏商集团则由女儿严昕掌舵,并担任董事局主席。
严介和曾以“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的标签响彻全网,他曾批评王石,炮轰许家印。隐退后重返教育行业,他又夸下海口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经济学奖。这种足够“狂”的性格让严介和在外界饱受热议,颇具传奇的经历也让外界称其为“中国最牛包工头”。
眼下房地产业仍在调整,太平洋建设、苏商集团屡屡沦为“被执行人”,严介和家族迎来考验。